热水烫餐具能杀菌消毒吗?
有点作用但不大,难以实现。
现代人都很忙碌,在外就餐的时候比较多,难免会更加在意餐厅餐具的卫生情况。可是市面上的很多餐厅、食堂的餐具经常会被爆检测出大肠杆菌,这让人们更加坚持餐前用热水烫餐具的习惯了。
图源:unsplash.com
根据《GB 14934-2016 消毒餐(饮)具》中的规定,餐具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项目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为不得检出。
1
大肠杆菌
2
沙门氏菌
被它感染后轻则腹痛、腹泻、呕吐,严重会导致死亡。不过沙门氏菌不耐热,100℃下加热会立即死亡。如果加热温度偏低,则需延长加热时间,当温度在70℃时,需持续加热5分钟,如果仅有60℃ 时,则需要15分钟才会将沙门氏菌消灭。[3]
综上所述,在外就餐时,用热水烫一下餐具,没什么坏处,但也别指望能有明显的消毒灭菌功效。即使不烫,也不会有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水不够热、时间不够长,开水烫餐具基本上没啥用。但想吃得安全、放心,还是要挑干净卫生的餐厅。
外出就餐如何保证饮食卫生?
相比于热水冲洗餐具是否能消毒这件事,可能有些朋友更关心在外就餐如何保证饮食安全,这就给大家 3 个建议。
1
选择正规餐厅
正规餐厅的卫生情况更有保障,餐具卫生合格率较高。
2
自备餐具
如果你每天都需要在外就餐,又担心餐厅餐具的卫生情况,莫不如自备餐具。
3
辨别消毒餐具是否合格
自家餐具如何保证卫生?
我们不能只担心外面餐厅的餐具卫生情况,咱们自家厨房的餐具和用具卫生也得注意。主要有以下 5 点。
1
餐具定期消毒
定期将饭碗、碟子、勺子等消毒杀菌,比如煮沸消毒、蒸汽消毒,消毒柜消毒都可以。采用蒸汽、煮沸消毒的,应在蒸汽或沸水中保持10分钟以上;采用红外消毒柜的,按照说明书使用,一般应开启消毒柜10分钟以上。[6]
2
筷子定期更换
大多数家庭使用的筷子都是竹筷或木筷,如果环境潮湿又清洗不彻底,就很容易滋生细菌,甚至会发霉,长期使用会危害健康。
2020年,上海市消保委征集了200双普通家庭使用过的旧筷子和660双新筷子,包括木、竹、不锈钢、密胺、合金等五类,对这些筷子进行了检测。[7]
结果发现:在这些材质的筷子中,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的筷子更容易发霉,霉菌数量比新筷子和使用3个月的筷子要多30%以上;木质和竹质筷子结构疏松,表面的凹槽、细纹容易藏匿细菌,霉菌计数是不锈钢、合金、密胺筷的 7 倍以上。
所以,要想保证筷子干净卫生,首先要做到每次餐后认真清洗;其次,要等晾干以后再放入碗柜,且碗柜要保持干燥。筷子还要定期消毒,竹木筷子可定期用沸水煮20分钟或每隔6个月换一次。
不过,木质筷子高温煮后容易变形,可能会影响使用。如果介意,也可以选合金筷子和不锈钢筷子,只是不锈钢筷子夹菜太滑,吃火锅也可能会烫嘴。
1
刷碗后碗口朝下放置
刷碗后里面难免会有残余的洗碗水,最好碗口朝下倒扣着放。
2
砧板悬挂晾干
使用砧板首先要做到生熟分开,切生肉和切蔬果别用同一个砧板,或者别用同一面,避免交叉污染。其次使用砧板后要及时悬挂晾干,避免发霉。
所以,清洗砧板的时候,推荐用 50℃ 以上的热水冲洗,不要只是干擦。
3
不要用洗碗布擦餐具
有些人洗碗后有用洗碗布擦碗的习惯,最好别这样。因为洗碗布真的不干净,《中国家庭厨房卫生调查白皮书》显示,通过活动搜集的洗碗布单块细菌总数量最高的高达5000亿个,用得越久细菌越多。其中包含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等在内的19种条件致病菌。
所以,为了保证卫生安全性,洗碗布使用后一定要洗净晾干,并定期用沸水煮10分钟以上,经常更换新抹布。
总结
“热水烫餐具”的仪式感可以有,如果想给餐具消毒杀菌得需要100℃的水,并保持冲洗30秒以上,否则作用不大。但能冲洗表面灰尘,也算是有个心理安慰,用着舒心。另外,别光盯着外面的餐具,自家厨房也得注意卫生哦。
参考文献
策划制作
作者丨薛庆鑫 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 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阮光峰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策划丨白莉
责编丨白莉
往期
精选
文章转自科普中国
点亮“在看”
保持餐具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