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学习培训心得展教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探索

景德镇市科技馆
2025-06-25
图片

学习培训心得

展教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探索


    此次前往厦门科技馆学习,我着重聚焦于展厅展品管理、教育活动创新、课程研发体系、赛事运营模式以及展教员培养机制等关键领域,并结合景德镇市科技馆的实际状况,做出如下总结:

图片


01
管理体系

    厦门科技馆提出 “选 - 用 - 育 - 效” 的人才培养链,突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与精细化。

“选”:侧重创新及实践能力在人员选拔方面,厦门科技馆尤为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经验,对于展教人员,更是要求具备扎实的科普教育能力与良好的沟通技巧。

    景德镇馆,受地理位置、交通的不便,对于人员的筛选和匹配度加大难度,目前主要侧重于后期定向培养科普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稳定性以及专业性。

   “用”:依据专长细分岗位厦门科技馆的展教部依据讲解、课程研发、赛事培训等业务,细致划分岗位,并结合员工专长合理分配任务。

景德镇馆由于人员数量的限制,目前采用 “一人多岗、侧重发展” 的模式,但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优化分工,防止资源过度分散,以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

   “育”:多元化培训提升能力厦门馆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培训与外出交流活动,着重提升员工在赛事指导与课程设计方面的能力。

景德镇馆当前主要以线上自学以及观看赛事视频指导为主要培训方式,建议后续增加引入外部专家驻场进行针对性培训,并安排团队前往优秀科技馆进行系统学习,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效”:绩效考核激发积极性厦门馆借助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如设立赛事奖励等方式,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景德镇馆在赛事参与方面已得到馆领导和运营团队公司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

    小结:景德镇市科技馆同样高度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工作,但在人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与培训的多样性方面,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我们可借鉴厦门科技馆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人员管理体系,强化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02
展厅管理

    厦门科技馆展厅布局紧凑合理,常设展厅面积达 12000 平方米,设有 5 大主题展馆,陈列着 400 多套展品,涵盖海洋、探索、生命等五大主题。在参观过程中,发现其与部分科技馆存在相同问题,如可移动展品的备件有被拿走的情况,展品运行也存在不稳定现象,但整体坏品数量不多。

(一)展品维护:专业团队保障运行

厦门科技馆的技术维保部拥有一支18人的专业团队,能够实时响应展品维护需求,并配备专业维修室,以此保障展品的高完好率。景德镇馆配备全日驻点 2 名专业维保维修人员,加上定期总部工程师检查维修升级,很好保障馆内展品维修的及时率,完好率。

(二)数字化服务:提升参观便捷体验

    厦门科技馆通过小程序集成客流热力图、导览路线规划以及活动预约等功能,显著提升了参观者的参观效率。

景德镇馆在后续发展中,可借鉴其经验,开发智能导览系统,并结合线上互动功能,进一步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感。

    小结厦门馆依靠较大的人力投入确保展品的稳定运行,景德镇馆则需要在成本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目前,我们也在持续完善展品使用维护情况的统计工作,积极探索 “预防性维护”的模式。


03
临展创新

    厦门馆在原创临展方面优势突出,例如 “走!去火星”“秘境仙踪 - 虫现江湖” 等临展项目,在线上宣传极具吸引力,此次未能亲见,深感遗憾。据负责人林总介绍,部分临展甚至依托专业团队提前两年进行布局规划,巧妙融合科学、文化与艺术元素。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在后续工作中深入学习与借鉴。

04
活动与课程

    厦门科技馆在课程研发与活动设计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结合实地参观与公开资料,可获得以下启示:

(一)太空主题活动:深度整合社会资源

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参观天宫一号展品时,了解到该馆每年开展 “太空种子计划”,此活动成功将看似遥远的太空探索与大众拉近,极具吸引力。

    1. 资源整合:通过与航天单位合作获取太空育种实验种子,联合学校与农业机构共同开展种植实践活动,并获得当地政府的背书、支持与宣传。

    2. 活动闭环:从种子发放、种植记录到成果展示,形成了 “太空科技 - 生物实验 - 成果转化” 的全流程体验模式,让参与者深度感受太空科技的魅力。

(二)提升活动可持续性与客户粘

厦门馆通过以下方式增强活动影响力:

    1. 长期跟踪机制:对参与太空种植活动的学生进行持续回访,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

    2. 线上社群运营:借助微博、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活动动态,引导用户分享活动成果,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与参与感。

(三)小结:

    1. 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景德镇馆可对接本地陶瓷企业、高校实验室及各类相关单位,整合资源,设计具有本地陶瓷产业特色的活动和课程,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打造独特的科普教育亮点。

    2. 建立用户成长体系:为参与活动的学生发放 “科普成长手册”,详细记录课程积分,学生可凭借积分兑换特色活动名额,逐步构建差异化的科普教育品牌,提高用户粘性与忠诚度。


05
总结

通过对厦门科技馆展教部在展厅展品管理、活动策划、课程研发、赛事组织及展教员培养等多方面的学习与对比,我们深刻认识到其在科普教育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创新举措。景德镇市科技馆虽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仍存在广阔的提升空间。

未来,我们应积极汲取厦门科技馆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持续优化与改进展教工作,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与服务,提升科普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市科技馆展览展教部长 张华婷

2025年6月20日


图片

编辑:徐欢

一审一校:汪蘅竑

二审二校:张华婷

三审三校:钟玲

阅读3
分享
写评论...